巴黎車展警示錄,不只低價電車那么簡單!
水滴 趙嘉佳 | 10-17
28223
2024巴黎車展已經拉開帷幕,從報道程度來看,在國內的熱度相比之前的法蘭克福車展和東京車展要高一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曾代表全球汽車行業風向標的國際車展的影響力,卻一屆不如一屆。
這背后是歐洲車市走下坡路的真實寫照。在電氣化轉型的背景下,歐洲車企面臨嚴峻的考驗。而隨著在新能源轉型加速,中國車企也屢次在國際車展上大放異彩。
那么,今年巴黎車展看什么?如果只是看到,為了提振歐洲慘淡車市相繼推出價格實惠的電動產品,和為了賣出國門而登上巴黎車展的中國車企的話,我覺得意義不大,因為歐洲車市下滑和中國車企出海是大勢所趨。
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這兩個現象背后汽車市所顯現出的新的競爭格局,去學習歐洲是如何應對車市低迷,以及去尋找中國車企出海新的契機。
低價電動車背后:警惕傾銷產能過剩
歐洲車市慘淡是不爭的事實,從銷量看,在中國、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新車銷量增長帶動全球增長5%以上的情況下,歐洲市場下滑接近10%。整體市場頹勢,各家車企的日子也不好過。在8月,除了大眾銷量保持小幅增長外,菲亞特、通用、福特、PSA的銷量都大幅下滑。
為了扭轉歐洲低迷的車市,今年巴黎車展上,眾多車企推出低于市場平均售價的電動汽車。目前,歐洲市場電動車平均售價在4.5萬歐元。
雷諾率先發布了新款R4,預計售價將低于35000歐元。還推出了新款R5,售價為25000歐元,以及展示了電動Twingo的原型車,預計2026年上市時售價將低于20000歐元。大眾和寶馬同樣將基調定在了廉價車型上面。大眾旗下斯柯達的插電混動SUV Elroq于本月早先時候亮相,價格在3.3萬歐元,小型車ID.2all有望于明年年底前推出,售價低于2.5萬歐元。
暫且不說低價能否救市,更低的價格背后,考驗的是車企在生產制造方面能否進一步降本。巴黎車展CEO Serge Gachot也表示,“(歐洲)與中國電動車在成本上仍有差距,但這個差距在縮小。”不難看出降本成為歐洲車企接下來的必經之路。
目前,歐洲汽車制造商為了降本的措施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將生產制造體系進行革命性的優化。比如,大眾汽車去年開啟降價背后,是因為其新一代車型全面采用MQB模塊化平臺技術,這套技術有著巨大的成本優勢。
另一方面,關閉工廠成為最有效、快速的降本解決方案。目前,只有寶馬和大眾的歐洲工廠產能利用率超過90%以上,雷諾達到了76%,通用和PSA的產能利用率為75%,福特70%,菲亞特為65%,但關閉工廠需要考慮本土人員就業問題,一但遭到本土工人的反對,只能將目標瞄向海外。
有專業人士預測,歐洲車市的下滑還將持續3年。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顯示,歐洲新車需求正在下滑,這就意味著歐洲車市產能過剩。對中國市場而言,會進一步加速歐洲車企向中國傾銷過剩的汽車產能。屆時為了搶占市場,進一步拉低進口車價,加劇中國車市內卷。
不過,就目前來說,中國車市非常擁擠,如果歐洲制造商沒有精湛的技術,更高效的成本控制以及深入人心的品牌力,或許留在歐洲才能尊嚴的活著。反之,對于如今中國車企出海來說也是如此。
中國品牌出海:從掙錢到樹口碑
事實上,一直以來中國車企都在堅定出海戰略,堅持國際化發展。像長城、比亞迪、奇瑞、吉利這樣的頭部車企,都擁有數十年的出海經驗,不論是在第三世界國際建廠出海,還是尋找當地經銷商合作等方式,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出海的道路,且取得不錯的銷量成績。
對于如今中國車企國際化來說,一昧的追求銷量擴張已經不夠了,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市場建立起有美譽度的口碑,“有尊嚴”的出海。
簡單來說就是“高質量”出海。從今年參加巴黎車展的中國車企來說,大家似乎都是奔著這個目標來的。今年的巴黎車展被業內稱為“中國車企與歐洲制造商正面交鋒的舞臺”。
一方面,是因為在巴黎車展開幕前,歐盟正式通過對中國汽車制造商加高征收關稅的提案。另一方面,豐田、現代、奔馳、本田和日產等國際知名企業并未參展,而中國汽車包括有比亞迪、零跑、紅旗、東風、廣汽、大通、小鵬以及創維以等9家中國汽車品牌參展,推出新款電動車,這讓中國車企與歐洲汽車制造商之間的競爭更為顯著。
比亞迪帶來多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依靠強大的成本控制,與歐洲市場的混合動力汽車一較高下。小鵬汽車則與大眾合作,推出了新款P7+轎車,定位高端,意在與寶馬和奔馳的中型車型進行競爭。與Stellantis合作的零跑汽車的T03車型零售價為18,900歐元,其大型家用車C10在歐洲的起售價也僅為36,400歐元,價格相較歐洲同級競爭對手具有優勢。
此外,廣汽集團也正式發布“歐洲市場計劃”:從市場拓展、綠色出行、服務網絡到文化融合,并積極探討未來在歐洲建立技術中心。雖然長城汽車和蔚來缺席,但都進行了員工派遣,以期與當地制造商和經銷商達成潛在的合作、市場準入及本地生產的共識。
另外,新的關稅政策無疑會加速中國制造商在歐洲設立生產基地,從而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比亞迪計劃在歐洲生產零部件,并在匈牙利和土耳其的歐洲工廠組裝電池組,而電池電芯則僅從中國進口。奇瑞則計劃在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在西班牙生產電動汽車,以穩固兩家公司在歐洲的市場地位。
可以看到,盡管歐洲車市低迷,但中國車企想要在歐洲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決心更加堅定,這不僅僅是為了躲避國內內卷的市場向海外開拓,而是想要憑借先進的技術、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去海外樹立口碑。
中國車企出海的故事,應該進入一個新的篇章,也必須進入一個新篇章,才能成長為國際車企。
寫在最后:
巴黎車展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汽車展覽會,這個古老的車展能夠持續126年至今,在多次行業變革都依然存在,一定有它獨特的魅力所在。
我們看巴黎車展并不是要看歐洲車市慘淡的笑話,亦或者無腦吹捧中國車企的牛x。而是借此站在更高的全球視野去審視企業發展戰略,看歐洲車市如何穿越低迷的周期,如何解決過剩產能,人員就業等社會問題,如何在低市場需求里維系品牌忠誠度,持續發展。同時,也要警惕歐洲市場低迷所帶來新的競爭格局,以及為中國車企找尋出海新篇章,加速成為全球頂流車企。
這或許也是如今持續關注巴黎車展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