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首秀CES:打造全球AI科技公司,ASL為整車智能開路
HiEV大蒜粒車研所 | 01-11
40484
作者 |張馬也
編輯 |德新
2025開年的科技大秀CES正在上演,在這場全球最大的科技展覽會上,以長城汽車為代表的中國車企,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長城在這屆CES帶來了魏牌全新藍山、靈魂摩托S2000兩大拳頭產品,以及Hi4動力架構、長城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的展示。
長城在這屆CES上展露鋒芒,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中國汽車尤其在智能化、新能源化上的崛起。
更進一步,新任長城汽車CTO吳會肖在CES的分享會上提出,「長城正在成為一家全球化的AI科技公司」。
CES上,中國汽車被全球觀眾和媒體圍觀和仔細研究的場面,很容易讓人回想起2024年國內的最后一場車展,來自世界各地的經銷商聚集在廣州的會展中心。他們對于這些來自中國主機廠的新車型同樣展現出極其濃厚的興趣,包括流暢的車機、智駕硬件,也包括這些車的節油性能、快充能力、電池配方以及新的底盤技術。
CES這一場合,無疑讓中國的汽車科技,站上了更加中央的世界舞臺上。
一、成為全球化的AI科技公司
作為長城智能化轉型的戰略車型,長城一直對魏牌藍山情有獨鐘。
廣州車展上,長城一次展出了23臺「清一色」的魏牌全新藍山。這回,在拉斯維加斯的展館內,我們再次看到了這抹熟悉的「滄浪青」。
全新藍山作為連續兩次大展的唯一車型,這足以體現長城對于智能化和AI未來的決心。
全新藍山搭載了基于端到端架構的Coffee Pilot Ultra智駕系統,可以實現不依賴于高精地圖的全場景NOA。智能座艙 Coffee OS也讓座艙能不斷學習,滿足車內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得益于在智能化以及動力上的更新,全新藍山在上市近幾個月在國內的銷量,已經常態穩定在6 - 8千臺,并且持續攀升。
當北美本土大部分的汽車車機還停留在需要連接CarPlay才能導航的階段,藍山這樣千人千面能夠快速響應的智能座艙,可以說讓北美用戶羨慕不已。
而在展館之外,不少中國車企和技術公司的高層也在體驗跑在路上的特斯拉FSD最新版本。對于即將進入國內的FSD,不少智駕團隊表現得躍躍欲試。
在這屆CES上,長城提出「將成為一家全球化的AI科技公司。」
吳會肖認為,「長城成為全球AI科技公司,不是目標,而是必然。」
長城已致力于AI定義汽車多年,借助AI和大模型技術,推動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底盤的發展;同時,在運營層面將AI融入研發、生產、供應鏈、銷售與服務等各個環節。
空間語言智能體ASL(Agent of Space & Language),是其對于AI在整車上產品化的最新思考。
吳會肖說,「它建立在空間智能之上,整合了來自攝像頭、激光雷達和雷達的3D數據;更重要的是,ASL將人類語言,如語音和文本作為額外的輸入和輸出,以實現人與車之間的無縫互動。」
這將是智能化的全新階段,吳會肖認為,「車輛可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信息處理和智能決策,能真正根據目的地特點、乘客的需求和偏好,以及沿途的交通和環境信息,量身定制獨一無二的體驗,讓汽車成為真正的AI智能體。」
打造一個強大的智能體ASL,需要強大的基礎模型。
在吳會肖的CTO體系轄下,長城現在在全球有1.5萬名的工程師,其中僅智能化團隊就有5000多人,智能化團隊中軟件開發的比例高達70%。
長城汽車2024年推出了九州超算中心,算力規模達到1.64EFLOPS。
一方面,長城正在不斷推進智駕端到端大模型的迭代,同步也在加快其他垂直大模型的開發,探索AI Agent的可能性。
2024年上半年,長城的研發費用為41.85億,2025年長城的累計研發投入將達到千億元。
二、中國智能車站上世界舞臺
汽車與摩托,兩者都是美國文化的代表。
百年前,福特汽車發明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使汽車得以大規模制造,家用汽車也成為美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也是摩托文化的發源地,20世紀初的哈雷戴維森誕生開始,摩托車就與自由精神、冒險精神和反叛精神緊密相連。
但汽車技術的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停滯狀態,「十年之前,汽車產業在美國已經是夕陽產業了,大家看不到什么最新的技術產品。」吳會肖曾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
而新能源以及AI時代的到來,在過去幾年內,讓汽車重新成為一個偉大的、令人興奮的產業,特斯拉是在北美用科技變革汽車的代表,而在中國這樣的案例更加百花齊放。
除了全新藍山之外,另一臺車——魏建軍摯愛的靈魂摩托S2000,也是這次長城展臺的焦點。作為一款豪華重型摩托車,它搭載了全球首創的水平對置8缸發動機,排氣量達到了2000cc。
除了動力上的突破,靈魂S2000還在智能化體驗上與傳統摩托有很大差異化,它少有地配備了高通8155芯片,實現了智能座艙、智能儀表、智能電控等功能。
長城以這兩款產品作為代表,可以說是在向世界展示了其對汽車與摩托車文化的獨特理解和深刻洞察,同時也彰顯了其在智能化、新能源化領域創新的自信。
三、中國車引領汽車行業的下一個百年
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經評價,「中國車企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汽車制造商」。
相比于特斯拉在美國的一枝獨秀,智能化與新能源化在中國的發展可以說是百家爭鳴。
首先,中國品牌汽車的智能座艙,相比于大部分歐美的同行來說,簡直一騎絕塵。
「將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體驗帶到車內,是國內外用戶都有的需求,包括AI與智能駕駛,國外用戶的接受度也非常高。」長城汽車智能座艙負責人趙龍告訴HiEV,「只是受困于行業的歷史包袱,進展相對緩慢。」
智能化系統往往是對過去研發組織的挑戰,一些大型歐美車企在近年的智能化轉型中頻繁受挫,而長城幾乎在過去 3 - 4年里實現了歐美車企都10年沒有完成的目標,這與組織的創新意志和決心有很大關系。
在智能駕駛領域,頭部的中國車企在1 - 2年的周期里,完成了從有圖的城市NOA,到無圖城市NOA,再到基于端到端大模型三代架構的切換。
長城現在搭載在全新藍山上的全場景NOA,整個開發周期僅用了8個來月,但在大規模泛化測試之后,很快開放了全國可用,并且即將推出車位到車位的智駕功能。
中國品牌之間激烈的競爭是背后的推動力之一,中國復雜的道路場景也是促使技術快速迭代的動力。
不少體驗完FSD的企業高層也表示:FSD應對美國的靜態道路歡迎十分絲滑,但中國具有更多復雜的動態博弈場景。
汽車行業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伴隨著AI的浪潮,又迎來了一個高速增長、創新涌現的周期。
在CES現場,身著馬面裙的吳會肖引用了另外一位在AI領域有深遠影響的華裔女性——李飛飛的話,「具有空間智能之后,AI將能夠理解真實的世界」。
智能駕駛是空間智能大規模商用的首個場景,而下一步,從汽車到機器人,AI將完全改變未來人們出行、工作和生活的方式,ASL空間語言智能體的提出可以說是恰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