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價格戰的風,終會吹垮又一批車企,無論新舊
駕仕派 | 01-06
18957
2024年過去了,在這一年時間里,我們看到了高合的倒下、極越的倒下、大運的倒下,還有站在懸崖邊緣的哪吒、近乎歸零的飛凡,就連日產都迫于現金流壓力,宣布與本田合并……
回到2024年的開端,沒有人能想到小米SU7能從年頭火到年尾,也沒有人能想到問界M9能成為中國50萬元以上銷量最好的汽車,更沒有人能想到2023年還意氣風發、被冠以“社媒之王”的李想,會因為MEGA失利而幾乎退出了社交媒體……
2024年,增程毫無疑問是中國市場的新寵兒,但端到端技術卻出乎意料地改變了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的生態,中國市場堅持只做純電的品牌,也僅剩下了兩個……
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實在太巨大、太頻繁,但也會讓接下來的2025年顯得可預測性更強。
最近,駕仕派將陸續推出新一年度《駕仕觀》,繼2024年系列文章之后,我們將繼續對2025年的中國車市進行預判。
具備價值的內容,往往并不在于一時的喧囂和熱烈,而在于深入獨立的思考。如果您有興趣,可以看看駕仕派在2024年1月份對2024年度的《駕仕觀》系列預判。
關聯閱讀:
關于2024年汽車媒體的五個預判|駕仕觀
關于2024年中國車市的五個預判|駕仕觀
相信常識,穿越周期|駕仕觀
冬測羅生門,車媒修羅場|駕仕觀
下面就請隨我們一同,將視線放得更為長遠,看看在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會走向何方?
01
價格戰不會停
價格戰持續了整整兩年,很多人對2025年車市的第一個問題是:價格戰還會不會繼續?
我們的猜測是:從比亞迪的產品攻勢來看,價格戰肯定會持續,但主要戰場會上移到15-25萬元的中型車市場,并且逐步在30萬元市場加大力度。
這個判斷主要基于兩點:
第一,10萬元以下的產品競爭已經結束,比亞迪、吉利們的增量只能進一步向上找;
第二,中產的消費信心尚未完全恢復,促使他們換車的最有效辦法,就是降低他們的購買門檻。
而在2024年,10萬元以下的價格戰已經基本結束,比亞迪主要靠產品更新來強化10萬元及以下市場競爭力。而合資車企目前在中型車市場——比如雅閣、凱美瑞、途觀L、CR-V這些——還是能夠穩住萬輛以上的月銷規模。
價高、量大,對于中國品牌具備完全吸引力,也是它們會在2025年發力的主要產品。比如小鵬P7+的成功也是在20萬元以下去做文章,就是去替代凱美瑞、雅閣這些產品,也給中國品牌打了樣。
可以看到,比亞迪已經做好準備往20萬元以上投入產品了,包括漢L、唐L、夏等等,不出意外的話,這些產品在海洋網也都會有。并且吉利那邊也會有星艦9這樣的產品投入市場,都是為了切入這個價位。
再看消費能力,中國車市在2025年的價格戰力度,將主要依靠中產群體的消費能力,但現在并未能明確看到中產群體恢復消費信心的信號。而對于15-25萬元的產品來說,肯定都要以中產群體為目標受眾。
所以,一面是中產尚未恢復的消費信心;另一面是各大車企們逐漸上移的預期增量區間,迫切需要中產群體來買單——想要刺激他們消費,目測也只剩下一條路可走:
靠價格戰來下猛料。
好消息是,中產群體的消費力目前確實處于谷底,所謂“利空出盡皆為利好”,這是否也就意味著反彈隨時會到來。我們預計上半年市場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而下半年能否恢復,則要看工資收入之外的增長情況,一旦有效刺激信心恢復,就能直接拉動15-30萬元區間市場的銷量。
為什么我們會持比較樂觀的態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力支持汽車消費,肯定是拉動經濟發展的核心之一。在2024年,消費政策的刺激,帶動了超過500萬輛的消費換新:
報廢更新超過244萬份,置換更新則是超過259萬份。從直接拉動的GDP來看,報廢和置換更新補貼大概在2萬元左右,而消費車型的杠桿達到5-10倍,還是相當可觀的。
不要小看這些報廢補貼和置換補貼,這本質上不僅是給予消費者,也是一種給予車企的補貼,由此確保車企的生產規模、解決生產需求、讓車企的員工能夠保持就業,但在利潤率上還是沒辦法解決。
本質上,要解決車企當前的利潤率困境,理想的狀態是供小于求——也就是人人都想買車,以此來確保車價。
所以,2025年的汽車消費政策是否能有效撬動用戶的置換需求,便是其中最關鍵和最值得關注的部分。
02
高端新品大多都是偽命題
2025年會有大量的高端產品、中大型SUV上市,比如光是“9”系列的大型SUV就有領克900、深藍S09、騰勢N9,還有極氪可能命名為極氪9X的EX1E/EX1H。
另外,只看30萬元以上的產品,還有問界M8、理想的i系列純電SUV、極氪DX1E/DX1H等產品,以及奧迪的Q6L etron等等蓄勢待發。
問題是,市場端是否真有那么多對于高端產品的需求?那么多中大型車、大型車,都如此自信地把價格定在30-50萬元區間。
這些車,真的能賣好嗎?
這個話題,還是要回到消費能力上。考慮到目前中產群體的消費信心還沒有恢復,這些中大型車產品其實面臨很大的定價難題。包括從2024年的頭部新能源品牌終端行情價可以看到,理想汽車的核心產品從理想L7變為理想L6,均價至少是5萬元以上的下降;另外,理想L8這類35萬元的產品銷量下滑很明顯。
再看價格相對穩定的蔚來,下半年銷量的轉折點也是從提供展車優惠、贈送配置開始的,想要銷量的話,價格已經很難直接守住了。
不僅是理想和蔚來,實際上全行業、每個品牌都一樣,包括特斯拉通過三年免息這樣的策略來解決優惠問題;鴻蒙智行這樣的定價已經很高的品牌,除了問界M9能夠穩守之外,大部分產品還是需要大金額的權益優惠來帶動消費者。其他品牌就更是如此,不降價基本很難走量,甚至像領克Z10、iCAR V23都在上市48個小時就調整了權益。
另外,如果2025年新上市的大型SUV,認為自己可以去替代消費者對于豪華品牌的需求,在2024年,“30萬買BBA還是買領克、深藍、極氪”——消費者已經做過一輪選擇了。
比如極氪001的價格直接從30萬元下浮到了目前的26萬元左右,類似于阿維塔這樣對標寶馬、奔馳的品牌,其真正主銷的價格段,更多是在替代大眾、豐田。
除非這些產品能夠做出50萬元以上的需求,去替代BBA們定價在70萬元、甚至百萬元的產品,就如同問界M9、理想L9做的那樣。可是很明顯,即便強如理想L9,在面臨問界M9的沖擊下,也沒有能夠維持住高銷量。
原因就在于,能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就那么多,產品需求量就那么點兒,就更容易出現頭部聚焦效應;沒有塔基市場的規模,就不容易出現所謂的“百花齊放”,不太可能像20、30萬元價位的產品那么容易有動輒2萬輛的月銷量。
所以,上面提到了這么多對標理想L9、問界M9的產品,可實際上,只要價格高于30萬元,其銷售難度都會很大。25萬元以下的中國智能電動車很有競爭力,但往上走到30萬+,BBA的護城河依然很深,不管你怎么說中國車的優勢,大比例的用戶還是無法忽視豪華品牌所帶來的“面子”和情緒價值。
還有一點不可忽略的是,越來越臨近2026年,BBA的反擊似乎就越來越清晰,包括BBA全新平臺的產品,在經過前一兩輪充分而痛苦的試錯之后,追趕速度也會很快。
當然,尊界S800、蔚來ET9這些2025年的重磅新車不在本次討論之列,包括仰望的產品,因為你只要邁過80萬、100萬的門檻,這群用戶根本不在乎產品本身,只看你能否打動他們在車庫里給你挪個位置。
只是這群人的數量,就更為稀有了。
03
傳統車企還得再熬一年
傳統車企總算是熬過了2024年,但是以極大量級的“出血”換來的,2025年對于傳統車企來說還需要熬,這是產品周期決定的。
比如東風日產的65萬輛里面,一半都是靠軒逸在支撐,這里面可能還有一半是軒逸經典;上汽大眾也是一樣,朗逸新銳、途岳新銳、途觀L和帕薩特的兩代同堂;甚至一汽大眾已經把速騰下放給捷達了。
換句話來說,這兩年合資車企都知道投入燃油新車已沒有意義,全靠老車變著法子堅持賣,必須熬到新能源車有能力接棒。因此,各家合資車企在定價上已經完全拋棄了所謂的“合資溢價”,現在的核心目標就是留在牌桌上。
好在這些老車基本上都已收回了研發成本,比如軒逸經典和帕薩特這類,大頭都只需要物料和制造成本,所以砍掉營銷投入之后也能繼續做。
對于頭部幾家合資車企來說,2025年也就維持這一狀態,但在產品層面,他們已經學會了新勢力的打法。
現在就看2025年國內新能源產品的進化速度,如果大家都依然還是沿著鴻蒙智行和理想圈定的產品方向走,那么2026年合資車企出來的產品基本就能夠對齊。從供應商層面來說,高通的8295芯片、華為的車機、Momenta的智駕、各大主流供應商的“冰箱彩電大沙發”也都能上,這時候產品的差異性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接下來,拼的是渠道能力、品牌能力,尤其是對三四線以及更低線的主流消費者來說,合資品牌還是更有存在感。
還有一個因素在于,這幾年數家新勢力陸續垮掉,一定會影響到一部分消費者的信心,隨著新勢力在決賽圈的進一步淘汰,見過很多大風大浪也沒趴下的老牌車企們,也許會在2025年迎來比2024年更多的機會。
04
新勢力決戰2025
幾家耳熟能詳的新勢力品牌接連爆雷之后,大家的共識是在2025年,將會迎來新勢力的大決戰。
我們不好說2025年是不是價格戰的終局,但2025年,大概率會成為新勢力生死決戰的終局。這場決戰,既要拼規模銷量,又要拼現金流或融資能力。
規模銷量,將是第一考量因素。
正如駕仕派一直以來的預判:月銷規模2萬輛以上,才有活下去的機會——這都只是機會,而不是能力——要進入頭部第二梯隊,年銷量至少達到40萬輛才行。
月銷超過3萬,才能活到下一集。甚至可以更夸張地說,新勢力在2025年之后將不再看梯隊,只言生死。
我們的預判絕非張口就來。包括蔚來、小鵬、零跑、極氪-領克、深藍、小米汽車等品牌,都已經明確提出了40萬輛以上的年銷量目標,相當于中國市場份額的2%。
而對于那些背靠車企集團的“富二代”品牌們來說,至少也要做到20萬輛,背后的集團才值得去繼續投入。比如極狐在2024年銷量為8.1萬臺、增速為169.91%,官方說法是“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實現年銷60萬臺的目標?”。那么在2025年起碼也要保持住2024年的增速,算下來,剛好是20萬輛出頭。
這個賬并不難算。假如沒有足夠的規模,那么從售前渠道到售后能力、從研發到生產,企業都是不具備競爭力的。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當中,資源只會越來越向頭部聚集。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在終端渠道上,小米汽車、鴻蒙智行的授權現在是一店難求;反過來銷量越是不好的品牌,自然也就越難找到合作伙伴。
對于新勢力們來說,2025年,光有銷量規模也不行,還需要有穩定的現金流。
2024年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單看銷量已經沒有意義了,反而是越高的銷量,對現金流會提出更大的要求——比如極越最后兩個月的銷量一度在2000輛以上,但資金窟窿反而隨著銷量增長而越來越大,股東一旦拒絕輸血、資金跟不上,看起來聲勢還不錯的品牌,也難逃“原地解散”的命運。
以新勢力年銷量40萬輛的 “生死線”規模來看,這意味著他們每個月需要有3萬輛以上的交付能力,也就是說,單月現金流需要60億才能確保下個月的訂單可以順利交付。再考慮到季度虧損的要求,單月現金流至少要達到80-100億的要求。
而即便按照最低限度的2萬輛月銷規模,估算下來也需要大概300-500億的現金流才可能維持一個車企運轉。
競爭之所以會在2025年變得異常殘酷,是因為車企要維持銷量規模的話,在產品力、渠道已經定型的前提下,最后可能還是要拼價格:誰的價格低,誰的銷量就能起來,但這又會進一步拉低現金流。
因此,在還不能實現自身造血的前提下,要么降低運營成本、制造成本,實現毛利率提升;要么就得靠融資。這時候,新勢力各家不僅要拼銷量,還要拼誰的血槽夠厚、誰的融資能力更強。
其間的難點就在于:不管是規模不足還是規模超標,都會導致現金流緊張,這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一旦到達某個閾值就會直接進入死亡螺旋:現金流越是吃緊、銷量就越低;銷量越低、越沒有錢覆蓋運營成本,直至現金流徹底花光崩掉。
2024年,高合、哪吒、極越的劇本不盡相同,但核心都是現金流瀕臨崩潰。甚至本田和日產汽車宣布合并,原因也是在于日產進入現金流危機,沒辦法持續發展。而中國新能源車企不像日產本田還有海外市場的現金流支持,都是純粹靠中國本土市場,這也注定其抗風險能力極低。
所以確定無疑的就是:新能源的風口已經熄火。如果你一個月只有幾千輛、1萬輛規模,放到2025年是沒有意義的,假如背后沒有“親爸”拖底,連融資都會很難。
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都已經不再講電動車的故事了,因為電動車行業的毛利率頂天也就是20%,隨著價格戰的深入,還會不斷下滑。甚至就連資本市場都已經不看電動車了,不然極越這種還沒站到懸崖邊的品牌也不至于沒人接盤。特斯拉的高估值,已經靠的是人工智能的故事。
理想汽車今年開年也是去轉身講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故事,正是因為單純講汽車的故事很難吸引到資本市場的關注。
2024年,倒下的其實不只是高合極越這些品牌,高墻崩塌只在瞬息之間,崩塌的其實也是關于智能電動汽車的夢幻泡影。資本從舉杯熱捧到轉身離開,并不在于資本殘酷無情,而在于——風口上的風,從來都不是無休無止。
所以,新能源品牌們在2025年必定還會倒下幾家。結局要么是被收購合并、要么是背后集團繼續輸血勉強維持顏面,至于沒有背景的新勢力,樂觀來看最多也就能留下五家,等待下一階段繼續整合。
05
智能車和電動化的明確分化
2024年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全面智能化的時代,任何一款車都說自己是智能電動車。但是最后大家發現,這些智能好像和想象中差距很大。
智能駕駛,更像是L2+輔助駕駛換個詞;智能座艙,不過是加個更大的平板電腦,同時好像多了很多用不上的“智能”功能。
這背后的邏輯就是,大家可能并不是那么需要智能車,而只需要電動車。很多車企對智能化的理解就是電動車+平板電腦(關于這個討論可以詳見之前駕仕派的《智能車和電動車,從此分道揚鑣》)。
2025年,智能電動車行業最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真正分成了智能車和電動車,車企也分為智能車企和電動車企。
傳統車企就是老老實實把電動車做好,而有志于跟隨特斯拉的車企則會進化為“智能車企”,更側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上車。
關于傳統車企的電動化此篇不做過多展開,直白點說就是傳統車企去做他們所擅長的造車,智能化方面就使用供應商的方案即可。
更值得討論的是“智能車企”這一方面,因為,即便是在2025年,要轉型成為一家“智能車企”其實也不算晚,當然,唯一的要求是要有足夠多的錢。
為什么說2025年做智能車企也不算晚?原因是人工智能產業其實更像一個存在“后發優勢”的賽道,在人工智能這個快速變化的新產業里面存在大量的沉沒成本,很多技術和方向的更新迭代太快,早一年投入甚至會變得更落后,晚一年投入也許還能迅速追上頭部。
最典型的就是智駕技術領域。特斯拉做了那么久的智駕,但是真正有實質性變化的點其實在于特斯拉開始做端到端。而特斯拉是什么時候開始做的呢?2022年12月馬斯克才決定推進端到端——主要原因還是ChatGPT剛好也在那時推出,讓GPT真正火爆美國科技圈——然后到了2024年1月就推出了測試版、4月份就正式推出了。之后FSD V12就開始快速迭代,這也使得中國造車新勢力和科技企業看到了端到端技術的前景,在2024年北京車展上,基本都開始畫端到端的餅。
到了2024年底,原本在智駕上落后的理想汽車,就推出了端到端+VLM技術,迅速追平了華為、小鵬的先發優勢,即便有差距,但體驗上估計也不會太明顯。由此可見,在人工智能領域,至少在當下,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也注定了后面的企業依然存在機會。
站在2025年這個節點,可以很明顯看到,目前人工智能領域使用Transfomer架構去做端到端智駕已經是一個通用的策略,只是大家能力的差別在于開發基座模型的能力。再往后的方向大家也都比較明確,那就是要做“世界模型”,通過虛擬仿真去批量生產端到端大模型、最終達到智能體的概念。
這也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投入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不僅僅只有人力資源,更在于算力和數據資源,這對很多傳統車企來說是巨大的限制。
現在看來,投入人工智能技術以年來計算的研發投入,至少是50億元起步,大部分傳統車企并不舍得,畢竟吉利、長城、長安的年盈利大概也就是四五十億到百億左右,一下子投入50億去做人工智能,也就意味著全年盈利腰斬甚至是沒有盈利。
此外,即便是現在的互聯網公司,除了騰訊、字節跳動幾家,在大模型訓練的投入上也很難。比如字節可以投入800億,這就相當于用百度四年的凈利潤去做人工智能研發。但車企誰能投入這么大的金額?起碼傳統車企肯定不行,最后只能依靠互聯網公司。而新勢力只有看能否通過轉型人工智能企業,獲得足夠的融資來解決。
說了2025年的智能化方向,也要看到2025年中國車企發展智能化上的阻礙。2025年對智能電動車一個可能發生的巨大影響就是,AI芯片進入了瓶頸期,既買不到高算力芯片,也做不了高算力芯片。
英偉達的Thor延期肯定會影響很多車企在高端車型上的AI應用,即便可以用Orin X替代,體驗上也會有很大影響,車企或供應商愿不愿意開發多套方案也尚且未知。更不用說消費者知道有新一代芯片的時候,有多大概率選擇替代品就是個問題。
另外就是各家自研的芯片好像也出現了制程上的限制,我們留意到蔚來ET9上已經不再宣傳自研的神璣NX9031。之前很多車企都考慮用自研芯片來解決算力效率的問題,不再使用英偉達的通用算力芯片,可是現在來看,這條路似乎也行不通。
沒有更強大的算力支撐,體驗上的進一步迭代就會被限制。就算是以后有了Thor,又受制于中國車企的AI能力,AI應用在車上就只有端到端智駕,無法做到更具備顛覆性和感知度的智能化使用體驗。
最后還是回到最開始討論的問題,目前價格戰還要在15-25萬元價位展開,50萬元以上市場的需求又很固定,所以AI智駕這個需求,還是太過小眾了。
相比而言,更成熟和已經越來越便宜的普適化方案逐步應用在低價位車型上車,在數量更為龐大的受眾中,去迭代和提升智能化體驗,或許這種接地氣的做法,才是2025年在汽車智能化上的主流。但這又或許也會讓我們感到有些無趣。
我們可能將會迎來一個迷霧中的智能之路,因為我們看得到大致方向,但又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不管我們想象中的智能化汽車前景有多么瑰麗,
站在2025年,奈此舉目都茫茫。
(END)